在不久前的沈阳书市上,儿子抱回来几本半价书,其一便是卢梭的《新爱洛伊丝》(李平沤、何三雅译,译林出版社1993年出版,1994年第4次印刷)。这部诞生于18世纪的厚厚的书信体爱情小说,一问世就在巴黎引起热烈反响,人们争先购买,一时间大有“洛阳纸贵”之势,想不到如今在我们这里掉价了。虽然我知道这和书的印量、定价及书商的推销手段有关,但还是让人不能不油生时空距离之叹。
《新爱洛伊丝》1761年在巴黎出版前后的情况,在卢梭的另一部名著《忏悔录》和有关史料中多有记述。该书尚未出版就以手抄本形式开始哄传:和王室有亲密关系的卢森堡夫人在宫廷谈论它,文学家杜克洛在法兰西学士院谈论它,青年贵族军官圣朗拜尔还把它读给国王听,无不受到赞赏。全巴黎都急于要看这部小说,有些书店和书商都被打听消息的人包围起来了,恐怕我们今天通过新闻炒作也难以达到如此火爆。书出版以后,不负众望,为之倾倒的首先是妇女界,但官吏、士兵、律师及中流社会的人也一样地狂热。在书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书商们办起了租阅业务,很快就发了一笔财。这种情况不仅在巴黎、在法国,在欧洲其他一些国家也差不多。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平生只有一次间断了他午后的散步,就是因为读《新爱洛伊丝》造成的。
一部小说为什么能够征服那么多读者,而且几乎是所有阶层的读者呢?这,把作品和那个时代联系起来是不难理解的。
首先它是一部爱情小说。爱情,本来是自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的,但在等级森严的社会里被视为见不得人的男女私情,是登不了大雅之堂的。而卢梭却把它作为人类的一种高尚情操来歌颂,作为人的一种天然的权利来维护,这在法国文学史上还是第一次。而且歌颂得发自内心,生动感人,维护得坦诚得体,合情合理,又顺应了当时所谓“真情的解放”的时代精神,所以《新爱洛伊丝》受到普遍欢迎是十分自然的。
当然,作品的成功不光是因为它“第一次”歌颂爱情,歌颂男女主人公为争取爱的权利敢于向封建婚姻制度抗争,还因为他们,特别是女主人公朱莉悲剧性的命运及其善良、贤惠的美德博得了人们的同情和尊敬。
朱莉(因其经历和法国12世纪一个爱情悲剧中的人物爱洛伊丝相似,故又称之为新爱洛伊丝)是个纯洁可爱的贵族小姐,和她的家庭教师发生了恋情。这个家庭教师年轻诚实,学识渊博,就因为他不是贵族出身,受到封建思想严重的朱莉父亲的压制;在爱情受到威胁的时候,朱莉一面向恋人以身相许,一面决意和家庭抗争。不幸在这期间她的体弱多病的慈母在痛苦中死去,使她受到极大震动,在悲痛中以为是自己的行为害了母亲,如果再坚持下去,她那虽然顽固不化却非常爱她的父亲也可能发生不测。在爱情和亲情无法兼顾的情况下,她毅然决定牺牲自己的爱情,并征得被迫远走他乡的恋人的同意,按照父命和一个年龄、宗教信仰都有很大差异的俄国贵族结了婚。婚后,她费尽心力要把初恋从心灵上扑灭,一心一意做个贤妻良母,还在几经犹豫之后把自己的初恋经过如实告诉了丈夫,得到了丈夫的理解和尊重。几年之后,当她再和远游归来的旧情人相逢时,又失去了内心的宁静,但她的人品使她把握住了自己,却在一次意外事故(下水抢救掉进湖里的孩子)中一病不起,临终前她在写给她的初恋情人的信中说:“美德虽使我们在世上分离,但将使我们在天上团聚。我怀着这美好的愿望死去:用我的生命去换取永远爱你的权利而又不犯罪,那太好了;再说一次:能这样做,那太好了!”
概述朱莉的故事(也是小说的基本情节),可以清楚地看到,作品不是单纯地描写爱情,还写了她对父母、对丈夫、对子女的亲情,写了和爱情一样反映人的本性的亲情。正因为这样,它才具有更为广泛的影响力,这就是作品受到包括达官贵人在内的各阶层读者一致欢迎的奥秘所在。不幸的是那个社会使爱情和亲情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迫使一个天性善良的弱女子只能牺牲自己的爱情。而从朱莉最后吐露的心曲证明:爱,是不能忘记的。而且这样的爱情显得更深厚,更能打动人心,对那个压抑人性的社会婚姻制度也更具批判力量。遗憾的是过去一些评论家在论及这部作品时,只注重主人公对封建婚姻制度抗争的一面,而故意回避她“得理让人”的一片孝心和其他美德,可能是怕和“资产阶级人性论”沾边,现在就可以按照作品的本来面貌实话实说。
《新爱洛伊丝》作为一部世界文学名著,具有永久性的价值和魅力,即使再过200年,在有一定鉴赏能力的读者的心目中也不会受到冷落。